「一次一件事」啟動孩子的自律
--> 文:林麗玲 當父母真正觀看自己的欲念,自律地「一次教育一件事」,那麼孩子的「自律」就指日可待。 「孩子認真、負責。」是所有為人父母的渴望。但是,苦於孩子拖拖拉拉,不隨時盯著寫功課,就會發生超過 12 點才睡慘劇的父母親,卻也多的令人驚嚇。 時間管理、學習自律的親子戰爭,到最後就是「小孩黑輪眼」對「老媽、老爸的熊貓眼」;「學習無樂趣的孩子」對「煩噪、吼叫與不自由的家長」。更麻煩的是,父母還會常常得到孩子大方的丟來「我不會」、「我不在乎」的贈品哩! 為什麼想讓孩子快快完成,而,孩子卻是離「自律」越遠呢? 透過自己當娘及和許多父母親工作的經驗,我發現〞 父母想要的太多〞 ,常常是阻斷孩子學習自律的禍首。 怎麼說呢?請看下列父母面對孩子寫功課、學習的鏡頭: 父母發出的教養訊息: 父母想要教育的念頭: 孩子可能的反應: 「功課寫完才可以玩、才可以看電視。」 l 趕快寫完功課 l 學習先苦後樂 拖拖拉拉地有意無意反抗「先苦後樂」 「你再一直看電視,就罰進房看書。」 l 學習控制看電視時間 l 希望孩子多看課外讀物 l 偷偷摸摸看電視 l 想到課外書,就想到處罰 「字寫得像狗爬一樣,重寫!」 l 完成功課 l 寫得整齊又漂亮 l 厭惡功課 l 自信掃地 l 敷衍了事 「你到底腦袋有沒有帶,算這麼久,錯一堆,還有給你的測驗卷也沒寫、、、」 l 寫完功課 l 複習完成 l 成績100分 l 不想寫完,免得還要寫一堆複習卷 l 人在心不在 「你不管好自己,我怎麼會輕鬆快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