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個牙有這麼難嗎?

文:林麗玲

雯琳是忙碌的職業婦女,她有個輔上一年級的女兒,每到晚上當她說:「女兒,快去刷牙漱口。」、「趕快上床睡覺吧!」、「到底在搞什麼東西,已經很晚了,快一點!」...,孩子總是拖拖拉拉,一下子說要喝水,一下子說肚子餓。甚至有些時候,女兒理都不理,不刷牙就跑去睡了。真是氣死雯琳嘍!

像這樣每天晚上為孩子是否刷牙的戰爭,是否也曾出現在您的生活中呢?

您如何看待這樣的事件呢?透過雯琳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媽媽的心情
1.好煩喔,忙了一天,還要處理女兒,真是一刻不得閒,煩死了,只想趕快把女兒弄去睡覺,好可以休息。

2.我上班還要做家事已經夠累了,為什麼孩子就這麼不配合、做事慢吞吞的,以後長大怎麼辦!

3.不刷牙就睡覺怎麼可以呢?那會蛀牙,又痛又辛苦。

4.實在不懂,為什麼刷牙這麼簡單的一件事要拖這麼久呢?

女兒可能的心情:
1.媽媽每天都好忙好忙喔,都沒有時間陪我玩,我只是想要有多一點的時間和媽媽在一起,所以能拖就拖,反正被罵也是一種在一起嘛。

2.一個人走去浴室,黑黑的好害怕,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東西跑出來,反正能夠不要去就不要去。

3.牙膏的味道好辣,好恐怖,我不喜歡。

4.為什麼要刷牙呢?真麻煩,反正我到現在沒刷牙也沒有怎樣啊!

在親子間可能的心情落差下,該如何解題呢?

與孩子互動,有時就像玩球一樣,大人拍得愈重,小孩就跳得愈高,當父母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或固執的只想著自己的擔心與煩躁,而頻頻催促孩子、罵孩子時,小孩就會以各種的方法或各種的行為現象來表示嘴巴說不出來的「自我」。例如:假裝沒聽到,或者虛應一聲「喔!」,可是卻沒有任何行動。

而拖拖拉拉與慢吞吞,常常是人(孩子)在無法明白表達自我意見或表達後卻不被接受及沒有方法面對處理問題時,通常會選擇的消極反應。


所以,當孩子在對一件事情做出拖拖拉拉或慢吞吞的反應時,千萬別急著催促或者責罵他,因為這正是我們可以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真正原因,幫忙孩子學習用口語明朗的表達意見,以及負責任解決事情的好時機。

以上述的例子,家長可以怎麼做呢?有以下建議:
1.找個輕鬆的時間,問問女兒:「媽媽覺得很奇怪喔!每當晚上到刷牙的時間時,就會有一些事情發生,怎麼回事呢?」在不批評、不急著說自己意見的態度下,聽聽孩子的想法,之後就孩子所說的內容,一起想辦法解決。例如:若是女兒和母親有親密的需要,就可以一起約定在睡前規劃一段大家都方便的時間,一起做一些女兒想做的事。

2.當女兒能夠明確的說出自己的意見時,就立即支持她,例如:「嗯,我喜歡這樣的表達方式,明白說,我就了解了,但是如果一直拖拖拉拉,媽媽就不明白,甚至誤會妳!」

3.一起營造「我要」、「我想」、「我可以」的刷牙環境,例如,找個時間一起到百貨公司或超市,讓女兒自己挑選她喜觀的牙膏口味,喜歡的牙刷顏色和圖案,並一起將浴室佈置成很溫馨、不令人害怕的樣子,並為女兒找一個喜歡而且取放方便的位置。

4.享受自然結果,讓孩子感受因為不刷牙,口臭臭,旁人就會想摀著鼻子,或戴口罩,不敢接近他的不方便。例如,「我害怕口臭臭的味道,無法抱你,對不起」。但是切記,自然結果並不是外加的處罰,而是在行為之後可能產生的自然反應與結果。

5.當正向行為出現時,給予正向鼓勵,例如,當孩子能夠主動刷牙時,請立即告訴他:「媽媽好佩服你,能夠愛惜自己的牙齒」;「你的牙齒有個愛惜它的主人,好幸福喔」。

老實說,任何人在煩、擔心的心情下,都會容易想「快快」解決問題,除去煩惱。但只想「快」拿掉問題,很多時候就可能遇速則不達!靜下心來,先偵測了解孩子的心情以及想法,才可能對症下藥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生勝利組?!

那些年我們也有的孤單

挫折與希望

擁抱黑暗的光亮

8月5日邀請您與家人一起來個~ 正念親子遊戲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