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08的文章

讓家充滿愛、歡笑與生命力

圖片
文:林麗玲 揮別了吵雜紛亂的2008,在迎接可能 必須勒緊褲帶的2009,您是否許下了 來年的願景?! 「健康、平安就好。」 「有個頭路做!」 「政局安定,不要再吵來吵去!」 「家和萬事興!」 「孩子能處理自己的功課,不用我盯,就謝天謝地了。」 「找到真命天子(尋到美麗佳人)!」、「生個寶寶!」、「買個房子!」、、、 當所有計時器,在倒數5、4、3、2、1的這一刻,我心中也在思索這個問題。 在這個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及社區工作者的第一個新年,我的新希望是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 盡可能地讓自己有健康的身、心、靈,使自己有足夠的能量,讓自己和大家的「家」,充滿 愛 、 歡笑 和 生命力 ! 為什麼是「 愛 」、「 歡笑 」和「 生命力 」呢? 因為,我認為: 愛 ,可以─ 讓人從心滿足,喜歡自己。 讓人對自己揚信心,願意給與分享。 讓人學會珍惜自己,並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歡笑 ,可以─ 使人幽默,容易面對挑戰。 使人放鬆,滋生創意。 使人褪去僵硬,身、心、靈展現彈性。 生命力 ,可以─ 像小草般地「大風起把頭搖一搖,風停了又挺直腰,大雨來彎著背讓雨澆,雨停了抬起頭站直腳。」 在面對人生大大小小挫折時,有復原的韌性。 當一個家充滿 愛 、 歡笑 、 生命力 的原素時,我相信 不管家的外型漂不漂亮, 不管家的結構是雙親、單親、、, 也不管家的組成是本籍或外籍, 更不管家的人數有多少, 生活在裡頭的人,就能被滋養! 對!就是滋養 , 一個被滋養的老公,會更樂於當英雄,衝鋒陷陣。在努力自我實現之時,心甘情願承擔當先生、當爸爸的角色,保妻衛子。 一個被滋養的老婆,心中會洋溢幸福和快樂,內在更能產生源源不絕的能量,關照家人 一個被滋養的孩子,從確信自己被愛,展現信心,勇敢學習,珍惜自己,關心別人。 這樣相互滋養的家人,將形成大而無比的支持力。縱使,外在環境多麼險惡,相信,大家會更有力量挺過。 所以,迎接2009,我許下一個蝴蝶效應 「讓家充滿 愛 、 歡笑 與 生命力 」。 我將,從自己開始,身體力行。 到 結合一群義工,涓滴成河,推展社區運動。 終至形成一股由 愛 、 歡笑 與 生命力 形成的正向社會力。

成長的祝福

圖片
文:林麗玲 美國西南部的阿帕契印第安族,會為邁入青春期的女孩舉行慶典儀式。在慶典中,族中男性聚在周圍,女孩走向舖在地上的一塊毛毯,上面放著一塊鹿皮。女孩前額戴著貝殻,手上拿著一根杖代表長壽,站在象徵一生有足夠肉糧的鹿皮上,面向太陽跪下,並接受按摩,以使她的身體成為成人的體態,並給與能量。 他們相信神靈會進入女孩的體內,使她能擔負母親和生命賦予者的角色。 繁衍、母性、包容、長壽是阿帕契印第安人對少女的祝福,在邁入2009年之時,我們給孩子什麼祝福呢? 青春期的少女是煩惱最多的時期,在她們的心裡總是充滿各種矛盾。比如 : 想要找一個屬於個人的認定,以確認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可是又覺得要和同伴一樣才安全。 想快快變成熟以便能獨立生活不受控制,卻又想多停留在兒童時期的依賴,少擔一些成長的責任。 兩種相扯的念頭同時作用,使得女孩怪里怪氣。內心不安定,自己也很難擺平。於是抱怨、彆扭、散漫、孤癖等,常成了少女的保護傘。 當然,與她們要共同相處的家人,尤其是還擔任撫養角色的父母,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曾有個少女抱怨父母很機車,只會使用禁止、沒收的技倆。她堅決的告訴我:「爸爸、媽媽都只會批評、嘲諷、禁止我不要交男朋友。我是絕對不會就範的。」 面對正處於想以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也想透過自我覺醒和父母達成精神上斷乳的人,我想,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接近,才能讓她們更敞開胸懷,並覺得自己是有影響力可以影響親子關係的呢? 於是,我回應: 「妳會喜歡這個人,一定有妳的道理,真想聽聽呢!」 「享受一下戀愛的感覺,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特質的男生,那是很棒的經驗喔!」 「不過,同時要兼顧課業與感情是不容易,但我相信妳一定會想辦法做到。是嗎?」 當少女的心被了解,高漲的氣焰似乎平靜,我們試著重演的親子衝突鏡頭,客觀地找找,到底在生氣什麼?如何做才能讓父母了解需要和心情? 會談終了,少女分享:「我了解媽媽為什麼那麼擔心了。因為,我給她看樣子,就是不能讓她安心,相信我可以處理好自己。」 接納、包容與支持,是我給少女的毛毯! 傾聽自己的情感來由,是貝殻! 而洞悉自己的慾望,找到可以試試看的行動力量,是手杖! 因為能充份表現自己的生氣,進而走入理解彼此,學習真誠的體貼,是送給女孩一生豐厚的食糧─鹿皮! 轉化一位女孩能成為成熟的女人,是需要充滿〞愛和包容〞的環境,讓我們給她們沒有壓力的愛,像溫暖的陽光,融化矛盾的...

許個美夢成真家長篇

圖片
文:林麗玲 親愛的少女爸爸、媽媽們: 大家的天使,也沒忘了工作,祂們也傳真了一份note喲! 在荷爾蒙的作崇 下,女兒的身體雖然急速長大,像個大人,可是心,卻跟不上身體的成熟,爸媽一定常常發現,這時候的孩子可能出現: 說與做總是有點距離。常說到,卻做不到。 情緒詭異多變化。前一會兒笑容滿面,才一轉眼就莫名其妙翻臉。 這是轉大人的正常現象,少女們也常為此煩惱,也想快快脫離這怪到不行的時期,真正長大,承擔責任與掌握自己。 當然,要面對一個希望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另一面又呈現困難重重的少女,爸爸、媽媽是鐵定辛苦的。 但是,如果爸爸、媽媽的相應方式,讓女兒覺得都是她的錯,可能更使女兒累積太多無法消化的挫折。 這時候,人本能的想逃開自責,於是防衛方式就轉向罵別人,等著別人改變,或想盡辦法改變別人。 所以,別人變,自己的煩惱則隨風而逝,幸福就來了。則成了很多少女的幻想。 如何讓女兒為自己的需要出征?咱們也給您「三要三不」密招嘍! 「三要」密招: 1. 要聽完 ─聽完少女的煩惱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在父母全然的傾聽下,女兒心情會較平靜,並透過述說,更客觀地再看一次問題。 2. 要提問 ─把自己的擔心與看到的盲點用疑問句提出。如:不喜歡的人消失當然很爽,但是如果還在,做什麼自己會舒服? 3. 要加油 ─一句鼓勵能溫暖並加熱女兒的心,讓孩子更有能量為自己出征。 「三不」密招: 1. 不命令 ─如:「要考高中就要努力讀,不要一直看電視、上網聊天啊!」 2. 不批評 ─如:「說別人前不想想自己是什麼德行,為什麼老師特別要盯妳,一定是妳做了什麼?」 3. 不比較 ─如:「別家的女兒都很貼心,該做什麼就做,那像妳這麼多意見,又做不出什麼屁。」 愛你的天使上

許個美夢成真

圖片
文:林麗玲 新的一年又將開始,一群女孩的天使,拉長耳朵,聚精會神聽著主人們的許願: 「我希望考上好高中」 「爸媽不要嘍嗦,管東管西」 「機車老師生病請長假」 「討厭的人轉學去」 「身材變好」 、、、 天使們越聽,臉越沈重,大夥兒紛紛聚集起,討論對願望的看法: 「 要考上好高中!身材變好!只是動嘴說說,我們有再大神力也無可奈何啊!」 「更扯的是,要別人改變。我們怎麼可能管到別人家去,太難了。」 「對嘛!對嘛!如果讓主人們覺得,隨便許個願就實現,那我不成個大笨蛋!」 「沒錯!不能隨便就施法力,這樣會害主人不思考自己的問題,只是想依賴。」 「可是、、、,難得主人有想要的東西,為什麼不想辦法讓她實現呢?」 「有道理,除非主人可以明確說出自己要什麼,而且有意願、想付出行動達成自己的願望,我們才可以加持助一臂之力喔!」 於是,天使們為了幫助主人許的願望能夢想成真,絞盡腦汁想了許願妙招,希望主人們好好許個能美夢成真的願忘哩! 天使加持的許願妙招 : 妙招一:請用「我希望、或我可以(要)、、、」 的方式描述願望。 如: 「希望有好高中讀」變成「我來想想看做什麼,將有進好高中的機會。」 「希望老師請假」變成「我想要有法子和老師相處。」 「討厭的人轉學」變成「我來了解為什麼我討厭對方。」 「爸媽不要嘍嗦」變成「我來研究可以做什麼,爸媽就不會嘍嗦。」 妙招二:請主人想像,已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快樂。 如:考上心目中好高中的大大興奮感。 妙招三:帶著興奮感,找一個可以努力即可達成的小目標。 如: 在學業上,學習上課時認真聽,不懂就問。 親子關係上,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完成,學習有困難明白提出。 在與老師相處上,研究老師的規則,找到辦法滿足自己,又不會產生不利自己的事。 在朋友相處上,想想自己生氣什麼?找個機會告訴同學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可以和討厭的同學和平相處。 在希望有好身材上,少吃巧克力及每天來個運動。 妙招四:請主人把腦中想到的目標,一步一步做,充滿毅力地實踐。 妙招五:告訴自己:「鐵杵必能磨成繡花針!」 妙招六:為自己加油! 大家注意,現在,天使已準備灑下金粉,祝福所有的主人夢想成真嘍! 主人們,你準備好許願了嗎?

好好的說清楚、好好的講明白

圖片
文:林麗玲 工作屬性的關係,我常常接觸許多─ 努力有餘,卻因表達方式,反造成親子衝突,而挫折滿載的父母。 很想要突破僵化的人我關係,卻又不知該如何說出我的需要的男男女女。 因為不適切的表達內容(如:你這個東西沒什麼了不起,我也有。),或放在心中憋著,懼於表達的孩子,苦於人際關係困頓中。 因著不清不楚、曖昧混沌的表達,人們沈浸在爭執、疏離、猜忌、憤怒之中,雖然可能有著無虞的物質生活,但是心中總是充滿遺憾。 您一定有個疑惑,為什麼「 好好的說清楚、好好的講明白 」的明朗表達,那麼重要呢? 因為它, 影響了生活品質,造就了家的感覺,及與人的關係 。 猶記得結婚之初,與先生因看那一類電視劇而衝突,先生二話不說,給了我選台器就閃人,自己心急著想和他溝通到底怎麼回事,但是先生卻一問三不知。 先生愈是如此,我愈是用盡各種「激進」的辦法,想和他說話。比如:「你怎麼了。」、「你真奇怪,臭著臉幹嘛!」、「為什麼你都不說話」、冷戰心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看誰怕誰!」、、、。 結果,先生更是疏離,對於正帶著滿心期待有著親密的關係,和想營運不同於話說不清楚就生氣不理人的原生家庭氣氛的我,疏離,簡直是晴天霹靂。 當然,這個晴天霹靂,在我還摸不清楚自己在生氣及挫折什麼,而只會不斷攻擊先生,為什麼不理自己時,著實干擾生活。 但是,當我花心思,傾聽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悲傷後,我開始走不一樣的表達路。 我嘗試 不用「你」這個攻擊性的字眼開頭,而選擇訴說「我」。 我委委道來,我因著他的回應,情感一溜煙的拉回小時候,對於「不反應」、「忽視」,我心底揚升小女孩的挫折。而先生此刻才了解,他一貫面對不同意見,不想衝突的成全,及只想安靜想一想發生什麼事的動作,是這麼容易被我解讀成丟棄,我們才化解了這個溝通的鴻溝。 除了彼此更加了解,學習不讓對方誤解的表達方式,幸運地,我也得到了先生更深的疼惜。 當然,有了小孩後,我和每一位爸、媽一樣,也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的長大,能用最自然的我,適應這個社會,能明朗的表達自己,能有優質的人我關係。 在這麼多的希望中,我想具體而微,只要一點用心,就可帶給孩子無窮資源的,也許就是「 好好的說清楚、好好的講明白 」的明朗表達的生活示範。 它,可以讓孩子沈浸於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意見對不對,不需要擔心被威脅(你不聽話就不理你)、被攻擊的情況,而把精力放在研究自己的喜好,發展自己的特色上,進...

好,還要更好!?

圖片
文:林麗玲 風和日麗的午后,走過公園,耳際邊傳來一聲又一聲的歡笑。我好奇地望向聲源,看到一對父子正玩著球。心想這年頭會陪孩子玩的爸爸增多了哩!所以,忍不住又多看了一會兒這對父子的互動。 四歲左右的兒子,開心雙手抱球,嘿休努力把球丟向爸爸。雖然準頭不足,方向多變,爸爸也身手矯健,一球不漏。真是好個親子樂喲! 正當我正沈浸,也大口呼吸笑開懷的空氣時,好景不常,親子樂畫面卻開始變調。就像是有人拿了水彩從上倒了黑,情景轉成不斷說著:「快!快!丟出來。」、「你再用力一點!」、「再來,再來!」、、、,聲音又急又切地,表情近似煩躁的父親,和一個,臉色沈重、眼珠子含著淚水,有氣無力的丟弄著球的兒子。 發生了什麼呢? 喔喔,原來這個黑抺抹的東西是:每當兒子丟出球,似乎碰到極限距離時,爸爸身子又往後退了一步。球就在一次又一次,將要成功達陣到達爸爸手中時,失敗了。 我們常希望孩子永遠一直進步,一直超越。也常拿水往低處流,人要往高處爬,好還要更好,來促壓孩子。所以,當孩子初學爬的時候,拿著鈴鐺吸引著孩子,當孩子快到了,鈴鐺又往後退。孩子學往上跳高時,手快碰到了標的物,標的物又往上移了。寫字時,好不容易寫完了,卻要被擦掉,因為有些字超出格子、或寫得不公整。 不論我們是帶著不滿意自己常安於現狀;遺憾小時候沒人盯著我們,害我們不長進;或是自己也習慣這樣要求自己;也或是一心認為孩子的能力就代表著自己的水準、、、等等心情影響,而不斷要求孩子改進行為。 能確定的是,在這種要求下,也許孩子會有不錯的表現。但是,也有許多孩子抱著好表現,但內心怎麼也快樂不起來。常不是神經質、總是不滿意自己的成果(縱使外界都認為很棒),就是易放棄、或一點挫折即情緒爆怒。 「好」真是一個很感覺性定義的字眼,除非當事人覺得到這個學問、技術真得感覺「好」,才會有動機努力達到,而心生大大的成就感。 另外,「好」,也是相當具有個人性特殊發展意味。一個高中生丟球力道和準道的「好的」標準,絕對和一個幼稚園的孩子不同。 因此,要陪養孩子有「好的」向上能力,是得用心思量孩子現在的能力在那裡,讓孩子欣賞自己目前的能力,而又能對「再進步」充滿期待才可達成的。 所以,父母大人們,如何在生活的過程教育孩子,讓孩子心甘情願想往上游前進,可就是一門藝術了。 如果,公園的父親在孩子丟得到的地方定住,在每一次小男孩丟到爸爸的手時,告訴孩子:「哇!好厲害」、「...

不要管我那麼多!

圖片
圖:Vivian攝於Brisbane 文:林麗玲 「數學到底練習了沒?」、「不要只吃肉,要多吃青菜。」、「身體要洗乾淨喔!」、「書桌怎麼那麼亂,沒用到的就收起來!」、「明天要用的東西帶好了嗎?」、、、 唉喲!每天這些聲音就像錄音帶一樣,一直播一直播,真是心煩的想閃人。 到底怎麼樣才可以讓媽媽不要管我那麼多! 心煩的小樂 呼!一堆耳提面命,連我都想出走了呢! 不過,也挺佩服小樂,問了個好問題:〞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媽媽放手,不要管小樂那麼多呢?〞 首先,我們先來想想到底是什麼心態,會令媽媽放不下,一直想叮嚀、管那麼多呢? 大膽假設 : 1.擔心小樂沒把事情處理好。 2.害怕沒提醒,小樂會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 3.習慣把小樂的事,當成自己的做。 4.為免所有的事到最後都得媽媽收拾,先下手為強。 5.只要沒管一下下,就有失控的事發生。 6.媽媽小時候容易忘東忘西,吃足苦頭,不希望小樂重演。 7.其它(     ) 好,接下來請小樂像柯南一樣,小心求證了! 小心求證: 1.選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2.如果選到的是(1.2.4.5),請小樂先回想自己常令媽媽擔心的行為有那些?嘗試改變它。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被擔心,就不要放出讓別人無法信賴的訊息喔! 以數學功課為例,請小樂表現出自主學習的英姿: 首先找出不想碰數學的心情是什麼? 再問自己想要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什麼感覺? 找個方式讓自己愉快又有能量面對數學 開始先設小小的目標主動做做看 做完看看自己的成果。不錯時,鼓勵自己一下。 如果失敗時,也請用放大鏡,勇敢找找問題是什麼,再試一次。 當小樂把面對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擴展到面對生活所有的事。那麼,媽媽怎麼會不放手呢! 3.如果選到的是(3.6) 學習試著把自己打算的想法和做法,常常讓媽媽知道,如:「媽媽妳放心,我安排自己在8點以前把數學做完。」、「媽媽,我知道你很關心我,如果我有困難,我一定會請妳幫忙。」或許原本心裡有很多擔心的媽媽看到小樂願意主動管理自己,會放心一點哩! 不想要別人管,是大家都喜歡的感覺。每個人都想要自由自主,相信小樂也是。但是,能夠展現負責任及學習管理自己的事務,才能讓大人更信任你,願意讓你有更多的決定權。 小樂祝你大膽假設,小心求証成功,成為真正自己的小主人。

別掉進愛的無底洞!

圖片
文:林麗玲 宮崎駿 影片中,有個無臉男。大家記得嗎? 無臉男在湯婆婆的湯屋中,藉著大家「等著被給」金子的慾望,無往不利地吞噬掉每一個人,更由此壯大自己的身軀與聲勢。 就只有在對千尋時沒輒,甚至被千尋的無動於衷打敗,而回到原樣。 還記得千尋做了什麼嗎? 千尋只是在無臉男要給她金子時,說了 :「我現在不要,我要去救白龍。」 只是在看到無臉男痛苦時,做了: 把要留給爸媽吃的半顆救命黑丸子,塞到無臉男的嘴裡。 因為沒有期待別人給予,因為能真心愛人,因為不忘記自己是誰(不是小千,而是荻野千尋),救了白龍、無臉男、還有親愛的爸爸、媽媽。 嘿!親愛的女孩,在期待甜滋滋的戀愛時,如同湯屋中男女 「等著被給」 的心情,是否也橫肆在你心中呢? 如果, 想依賴別人滿足自己,成為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愛的慾望」時,請小心掉進等愛的無底洞 ! 就像無臉男,不管吃多少東西仍然沒有飽足感;也像那群等著討金子的湯屋人一樣,最後只有被吞沒。 「等愛無底洞」檢測: 請妳拿起筆,若同意該題描述就給個「yes」吧! 1. 無時無刻在乎男朋友高興與不高興,覺得他的情緒是我的責任 2.和男朋友相處有不舒服感,但是怕對方生氣,找一堆理由說服自己:「他不是故意的。」 3. 認為是男朋友就有責任解決我的不高興和生氣 4.認為是男朋友就要以我為中心,隨時等候差遣 5. 所有不開心都是對方的錯 6.沒有男朋友什麼事都做不來 7. 生氣父母親不了解自己,透過男朋友滿足失落的親密感 8.覺得有沒有男朋友是証明自己厲害的指標 如何?你的回答是什麼呢?假如「 yes」越多,表示等愛的無底洞越深 ,小心被深埋喲! 女人俏俏話: 唯有當女人真切地為自己出征,確認自己的目標,身體力行去實踐,不被「等著被給」誘惑住,才能找到真正舒服的愛與珍愛自己的人,就像荻野千尋一樣喔! 找尋真愛密碼: 老實說在尋愛的道路上,要抗拒無底洞的誘惑是件不簡單的事。就像哈利波特一樣,得到冠軍是要經過一連串火杯的考驗。所以,開啟真愛的密碼你準備好了嗎? 密碼一:確認自己要什麼?如:希望成為被珍愛的公主;有相互支持的伴等等。 密碼二:學習珍愛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公主與最忠實的伴。如:不拿任何不舒服(委屈、生悶氣、退守身體的界限等)換取關係,重視自己的各種感覺,並學會處理。 密碼三:面對關係中自己的責任,如:沒有明白表達,男朋友怎麼知道自己的為難,而他又如何和我...

說謊下地獄割舌頭

文:林麗玲 林老師: 這次數學我考得很差,才39分。我很害怕媽媽生氣。所以,把考卷偷改,和媽媽說考了89分。可是沒想到老師打電話給媽媽,討論我的數學成績。媽媽簡直氣瘋了大罵我:「竟敢說謊!以後會下地獄,舌頭被牛頭馬面割掉。」 我很難過,也很害怕。怎麼辦? 威威敬上 威威你好: 很多父母總是會為了孩子說謊而生氣。 生氣什麼呢? 他們會覺得 :「完了,孩子這麼小就騙人,以後怎麼辦?」;「連我都敢騙,現在不好好教訓一下會成習慣!」;或者「我怎麼養出這種耍我的小孩,真丟臉!」等。很多擔心、害怕全用生氣的方式出現。 其實,我了解威威很擔心成績差被發現,媽媽生氣發飆! 不過,相信威威也不滿意自己的成績吧!心裡有沒有罵自己呢? 如果威威也是大罵自己,就更會擔心別人生氣! 不管如何,林老師認為威威還是拿了39分,並不是掛零。表示還是會40%,也許靜下心,想想另外60%的數學發生了什麼?是粗心還是有一些觀念不懂。 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才是有勇氣的行為。 威威,和你分享,我猜媽媽可能因為內心充滿害怕,對於如何幫忙你不要說謊沒有其它法子,只想到用最快速的方法─威脅、恐嚇。 媽媽也許不知道這些威脅恐嚇,只會成為我們心裡的害怕及咒語,對事情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忙。所以,威威一定要找機會和媽媽說說被威脅的心情,並告訴媽媽自己研究為什麼這次成績是這樣,及打算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任何一位媽媽聽到我們對自己的事情是真正用心思考,而且有計畫的面對問題,相信,心中一定會放心不少。說不定也因此成為我們克服困難的好幫手喔! 祝福威威

好苦的「乖」孩子

文:林麗玲 媽媽說:「我會給妹妹玩我的玩具,是乖孩子。」 爸爸說:「我會聽他的話,在朋友來家裡時彈琴給他們聽是乖孩子。」 阿公、阿媽說:「考試考100分他們很高興,所以我是乖孩子。」 老師說:「上課不說話、不和小朋友吵架、能聽老師的話才是乖孩子。」 我努力當乖孩子,我喜歡被喜歡、被稱讚的感覺。 可是,我又很矛盾,很多時候我也想做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比如:不想給妹妹玩我心愛的玩具;很討厭打斷正在做的事,而為別人彈琴;不要總是為了考試沒有100分,就很緊張;還有,當同學弄壞我的勞作時,真想大罵他一頓……等等。 不過,我都會深呼吸壓制自己不可以亂來,不然所有人都會說我不乖了,林老師我這樣算不算是一個很乖的小孩呢? 婷婷敬上 婷婷你好: 婷婷問了一個好問題,到底什麼是乖小孩?相信許多爸爸、媽媽、老師和大人們從來都不曾仔細想過,但可能會異口同聲說:「聽話的小孩就是乖呀!」 對的,字典上「乖」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順從、順服、柔順。所以,乖小孩就是在別人(爸爸、媽媽、老師…)眼中,依順著,不違背別人意思的小孩,就叫做乖小孩。 為什麼大部分的大人喜歡乖小孩呢?我想有一些人是覺得好掌控、不會出亂子,孩子完全按我所想的方式來,我比較安心。可能也有一些人,只是要稱讚孩子,沒有別的詞彙及方法,就說你真是一個乖孩子來表達善意。 但是,許多孩子和婷婷一樣被搞混了。 尤其像婷婷,正是處在很想建立自我主張的時候,總是會想要依照自己的意念及想法來試試,以累積自己獨立的能量。 而,這種想法與覺得要符合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要聽別人的話,別人才會喜歡我的想法開始衝突。當自己和大人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心裡就很不安,就怕做自己就不再被喜歡。或者,有些小朋友會認為乖、聽話是小小孩的行為,為了要証明自己長大了,故意不走大人要我們走的路,就反其道而行,當個不乖的小孩來証明我長大了。 婷婷,我想我們應該要跳脫乖與不乖這種二分法來思考自己的行為,才能走出只有犧牲自己、或反抗別人的狹隘路。 乖不乖並不重要,它不僅太含混,也不是適應社會的條件,甚至還會讓一個人不知道何去何從(聽別人才叫做乖,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別人,到底要依誰的呢?)。所以,重要的是婷婷要當自己的好小孩,及好主人才是解決之道。 所謂好小孩就是: 能了解自己、聽聽自己的意見,也能看看和我們相處的人、事、環境等的狀況,而為自己和環境找到不犧牲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辦法,...

龜兔賽跑外一章

文:林麗玲 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 慢吞吞的烏龜,不辭辛勞,持續一步一腳印,終於贏了大意失荊州的兔子。 現在,我們來讓故事延展── 話說兔子賽後非常懊惱,痛定思痛,覺得自己太輕敵。反躬自省,發現只要保有一貫能力和警覺,烏龜怎麼可能捷足先登咧! 兔子鼓起勇氣,邀請烏龜再來賽一場。果真兔子這次遙遙領先。 不過,烏龜也不是省油的燈。不甘心,再回下一個挑戰書。 這次烏龜選了有湖的場地,請兔子到山的另一頭進行比賽。 花了三小時,烏龜首先抵達終點。而兔子則被困在路線必經之地的大湖邊,過不了湖。 接下來,來個更有趣的發展。 兔子打從心底佩服烏龜的機智,提著禮物,登門拜訪。居然,約了烏龜闖天下、闢藍海。 烏龜欣喜兔子的賞識,二話不說,與兔子成了超級麻吉。 他們互助合作,一起上山下海。於是,龜兔足跡,得以拓展到更廣更遠的世界。 龜兔紅海廝殺的戰役,在他們雙方學會欣賞彼此,最後轉為藍海的雙贏。 也因為不是一次定生死的局限思維,我們有機會看到兔子勇敢面對挫折,想清楚為什麼跌跤,再次嘗到成功的甜美。也才能目睹烏龜冷靜評估,自信的找出自己的長才,繼續挑戰,讓兔子甘拜下風! 我想,我們與孩子的人生,也絕對不會只有一場成長戰役。 若,烏龜和兔子是用 不放棄、勇於面對問題、自信的評估局勢及願意合作 共享成就,不斷刷新和締造故事新的風景和可能性。那麼,我們又是用什麼心態在面對「人生賽局」?孩子又是如何繼續寫他們的「人生故事」呢? 讓孩子喜歡並信賴自己、找出優勢的能力,並自律地管理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努力實錢,成為自己人生賽局的最後贏家。 相信是每一位父母都關心與期朌的。 但是,父母如何執行這個大志業,也著實令家長一個頭二個大。尤其,再看到孩子: 常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到最後沒有一件事完成,沒有一個學會的本事。 碰到壓力和挫折,就沈溺於電玩、網路、漫畫的虛擬世界中找樂趣,完全不管現實課業、生活該做的事。 只想、只說、只抱怨,行動卻從不做做看。 更是擔心與煩惱! 和大家分享,有個絕招,就是:當孩子常會想 〞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要享受什麼感覺,喜歡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時,上述的問題就會慢慢解決。在此建議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可以常常做做下列的事: 一.常常問孩子「你想要什麼?」 二.陪孩子看─看現在所做的事,是使...

肥滋滋

圖片
攝影:Linda 文:林麗玲 我非常討厭別人這樣叫我「肥滋滋」。可是,我又常忍不住想吃零食,前天被媽媽發現,我藏在抽屜的巧克力,媽媽生氣地說:「你肥死好了。」 我很難過,也很氣自己。雖然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吃了,還是忍不住。我覺得我被「肥滋滋」咀咒了,怎麼辦? 小淇敬上 小淇你好: 頭腦一直說:「不可以吃!不可以吃!」,但是,身體卻又不聽使喚,忍不住吃巧克力。小淇心中,一定非常挫折。加上小淇一直想:「我就是被咀咒了!」、「我一定會變成肥滋滋」,心裡的壓力可想而知。 我想有很多人和小淇有類似的經驗,常被說成:「你就是粗魯!」、「真是烏龜,慢吞吞!」、「腦袋裝屎,笨!」、、、。 可是我卻發現,被說的人,有二種很不一樣的反應。 一種人會想:「對!我就是這樣粗魯什麼事都做不好。」、「你說我慢,我就慢吧!」、「我真的好笨,什麼都不會。」。反正,就是不管事情的前因後果,都用「我就是什麼」的想法認定與解釋。很有趣的,這樣想的人,常常真的就完美的完成,別人對自己的預言了。 而有另一種人,會動動頭腦想:「為什麼我會這樣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來關掉「就是這樣」的咀咒。 以「肥滋滋」來說,這種人常常會問自己: 「我喜歡我自己的身材嗎?」 「為什麼我會發胖呢?」 「除了餓,我什麼時侯會想吃東西?」 「除了吃,還有什麼事情,我可以放鬆自己?」 「怎麼樣我可以吃一些我愛的東西,又不會發胖?」(如:多運動、想吃的東西在晚上九點以前吃完等) 「當別人用肥滋滋取笑我時,我最想說什麼?」 、、、 他們把人生看成,可以 由自己的意志操控,也可以由自己管理的。 而,別人的意見,只會成為這種人客觀看事情的提醒,而不是咒語。 小淇喜歡那一種生活方式呢? 你可以選擇喔! 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