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4的文章

永齡希望小學專業人員培訓

圖片
培育 第一線社會工作人員 能有 陪癒 孩子的能力

遊戲治療之體驗課程

圖片
兒童中心哲學認為: 遊戲 是兒童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它提供具體型式來達兒童的內心世界。 透過遊戲,重要情緒能被賦與意義。也能改變現實中無法處理的情境為象徵式能控制的局面,此讓兒童在自我指導中學習如何面對生活。 在教導學生和督導遊戲治療工作者時,實際的體驗對學習會有更深刻的領悟! (3L幸福關係  林麗玲)

談孩子自律發展

圖片
孩子的自律能力是一點一滴發展的, 讓孩子 專注此時此刻 自己的 行為 及想要的 結果 , 「一次學一件」 ,能有效地一件一件地累積自律生活的能力。

兒少、家庭專業人員培訓

圖片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得不斷不斷地持續學習, 才能因應現今社會、家庭、案主等各式各樣的挑戰! 而為專業人員培訓, 是20幾年臨床社會工作經驗下, 一種回饋與傳承。

教養觀念分享

圖片
參加康輔學長趙自強的九點強強滾~ 學長依然風趣、自發、有創意,讚!!!

有你真好~談青少年家庭教育

圖片
 青少年教育~從小就開始,而非等到青少年。 有你真好~教育的良善種子,從我們開始播種!

認輔志工研習會

圖片
輔導工作是不斷地學習、實作、再學習、再實作的過程 而歷經過程也將累積豐富的生命能量與故事!!!

培育孩子自律能力

圖片
培育自律能力工作坊 請投資孩子的自律而非他律 我在大學任教的時候,與學生約定期中交學習報告,但是到了要交報告的時間,卻聽到這樣的聲音: 「我太忙了,所以沒時間寫報告。」 「老師沒說怎麼寫,所以我寫不出來吔!」 還有人是沒有封面,沒有標題也沒有裝訂,就交出好幾張分散的單張內容。 天哪!這完全是「我等著你告訴我,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怎麼做?」的學習態度,而他們目前都是大學生吔!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應該是充滿樂情、積極主動、求知若渴的大學生,變得消極被動、等著別人告訴自己怎麼辦的年輕人? 我想了想,也許是 「他律」教育下的典型面貎 。 面貎一:被動 總覺得自己受環境左右、無法獨立思考,到最後無法產生主導或推動事情進展的能量。 這樣的孩子,通常是事聽從父母、老師的安排,遇到問題時,經常被越俎代庖,久久之就養成習慣別人解決問題的生活模式。 面貎二:反抗 與面貎一極相反的,在大人想要掌控一切,希望「照我的話去做」的要求下,慢慢陷入情緒性反抗,一股腦兒為反對而反對,彷彿反對才能証明自己的存在。 於是漸漸形成,常常用有形無形「舉起拳頭或中指」的方法面對生活。 面貎三:逃避 在乎別人的感覺,多過自己的想法。覺得與父母意見不同會被責罵、或擔心被遺棄,不知道如何面對,但內心又想做自己。在無法明目張膽的自我主張下,常選擇逃離責任,或帶著莫名的罪惡感偷偷做。 三種型態,相信都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演變,更沒有父母在「 教養 」時,是以教出 「被動」、「反抗」、「逃避」 的孩子為目標。但是,我卻不斷發現,有許多這樣的青年人。 也許,他們沒有機會在幼兒、兒童時期體驗 自律 的學習,而延宕至青年、成年期,必須在情感上、職涯上、人際上受苦,以較高成本代價,學習 「自律」 的能力。甚至,錯以為 「自律」 就是不管別人,而造成與父母的對立或情緒上的衝突,形成緊張的親子關係,讓身為父母的人不僅無奈,也感到十分挫折。 因此,當孩子童年時期出現〞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功課!〞的學習態度時,父母能 「花費」時間與智慧,嘗試學習避免一出口就說:「就是先做功課,其它免談!」我定規則的他律教養方式,轉移到幫助孩子自己定規則 ,如:「想要遊戲,也必須時間內完成功課,你打算怎麼辦呢?」的自律教養方式,才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

「零用錢」管理~父母成長工作坊

圖片
有錢沒錢教個孩子理「人生」 「有錢就有快樂」 「不,有錢也不快樂」 你覺得那一個才對呢? 答案是:沒有對錯,錢無法完全直接造成快樂,是人帶著對錢解釋、觀點不同,理錢、用錢的方式不同,帶來生活的滋味就不同。 目前你生活的滋味如何呢? 想不想有錢沒錢教個孩子理出人生好滋味呢? 就從讓孩子學習使用零用錢開始吧! 教孩子零用錢管理工作坊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兒童時期接收有關金錢的價值觀,及之後腦子消化整理對取用、使用、管理錢的方式,將形成自己與金錢的想法、感覺與做法,漸漸構成自己的生活模式。 所以,從零用錢為入口帶領孩子學習理人生,是父母可以投資的一條路。 不過,也許有人說:零用錢只不過就是處理「錢」本身的加加減減,透過它了不起學到一些算數、計畫、夠不夠、存多少的能力。甚至,覺得:生活都過不去了還談什麼零用錢。我想這是用狹意角度看待「零用錢」。 把「零用錢」拉深、拉廣看,它可是在進行一種面對處理「錢」與「我」的過程。零用錢可以涵蓋自信、自律、負責態度的養成,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教育,更可以是親子傳愛的機會。 怎麼說呢? 當孩子有一筆屬於自己的零用錢,固定每周、每個月有 50.100 或其它不等金額的零用錢,或是因為家庭經濟不允許,只是一次外出採買,小孩可以被明確告之「今天有 20 ( 50 、 100 等)元的零用錢是給你使用的」。這樣對小孩來說,會有── 我有 我可以作主 我可以用我擁有的資源滿足自己 就是一種 信心 的擁有 當孩子在面對有限的錢,及無限的慾望時,能學習到── 我想要買好多的東西,可是我只有這麼多錢,我來從最想要的東西開始排排看、計畫一下、等待一下 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東西,我也不太會有效的使用錢,慢慢累積經驗後,我會瞭解自己多一些,就更知道自己的喜好 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不多不少的平衡點 就是 自律 能力的養成。 當孩子在處理使用、管理零用錢的各種情境時,清楚了解── 每天喝飲料,就不能買一本漫畫書的結果。這結果自己想要嗎?如果不要?我可以怎麼辦? 如此練習選擇,接受決定結果,也孕育下一次解決辦法 就是 負責力 學習的過程 然而,在「我」面對「零用錢」之間,有許多議題、困難、限制、需要等待、需要...

「幸福關係」系統觀工作

圖片
系統觀~是專業工作上基本的視野!

滋養孩子的關係花園

圖片
孩子最初 人際關係學 的場域就在 ~ 家 而, 親子關係是滋養的起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