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來自一顆被了解的心
最近除了「淡定」,吵得熱的話題還有酒揍的馬小姐、酒駕葉少爺、潑糞曾少爺、賭場陳寶貝、、,他們的父母,應該是無法度淡定起來。哭、跪、道歉、做志工、、、,急著找各種出路,希望「孩子」在羽翼保護下,終能回善。 如果把脫序行為比喻成癌細胞,細胞變異絕對非一蹴可成,它必定有其成長的脈絡。脫序行為與父母 ( 價值、溝通習慣、表愛方式、教養態度、、 ) 、與家庭 ( 氣氛、經濟、動力、、 ) 與學校 ( 教育觀、方法、同伴關係、、、 ) 與社會 ( 價值、正義、公平狀態、、、 ) ,交織成一團,相信每個部分都貢献了些變異。但是,行為主角卻是給了變異最大支持的關鍵者。 為什麼,這些成年或接近成年的青少年,心是那麼的容易讓黑暗攻擊、黑暗慾望,不在乎他人死活的冷感進駐? 這讓我想到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