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2的文章

淡定來自一顆被了解的心

  最近除了「淡定」,吵得熱的話題還有酒揍的馬小姐、酒駕葉少爺、潑糞曾少爺、賭場陳寶貝、、,他們的父母,應該是無法度淡定起來。哭、跪、道歉、做志工、、、,急著找各種出路,希望「孩子」在羽翼保護下,終能回善。 如果把脫序行為比喻成癌細胞,細胞變異絕對非一蹴可成,它必定有其成長的脈絡。脫序行為與父母 ( 價值、溝通習慣、表愛方式、教養態度、、 ) 、與家庭 ( 氣氛、經濟、動力、、 ) 與學校 ( 教育觀、方法、同伴關係、、、 ) 與社會 ( 價值、正義、公平狀態、、、 ) ,交織成一團,相信每個部分都貢献了些變異。但是,行為主角卻是給了變異最大支持的關鍵者。 為什麼,這些成年或接近成年的青少年,心是那麼的容易讓黑暗攻擊、黑暗慾望,不在乎他人死活的冷感進駐? 這讓我想到小金。

願天下母親都能湧出屬於自己的般若大智慧!

 母親的般若(一) 金鋼般若波羅密提到 般若 是 身心投入求證的大智慧, 我覺得當媽媽也是需要般若的大智慧呢! 以下是近日讀經與生活連結及自省的淺見,與大家分享。 實相般若 ~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與真實。 有時候當媽媽「太投入」直覺就用表面意識的內容,或用現有自己有的經驗與感覺當著媽媽,但是往往一不注意就落入我執中,看不到孩子的真實相!

過度要求,讓親子關係變了樣

在一個星期六的午後,走過公園,耳際傳來一聲又一聲:快點,再用力一點,來,來、、、。我好奇的往聲源處望,一對父子正玩著球,大約四、五歲的兒子努力把球丟給父親,但是,每一次就快成功的到達時,父親身子又往後退了一步。球就在一次又一次似乎快成功時,又失敗了。接下來的畫面是一個不斷說著來、來、來,聲音急切地近似煩的父親,和臉色沈重、眼珠子含著淚水的兒子,有氣無力的丟弄著球。 或許這個鏡頭大家都習以為常,甚至心想─水往低處流,人要往高處爬,好還要更好,能力低就要多多訓練是天經地義事。所以,孩子初學爬的時候,拿著鈴鐺吸引著孩子,當孩子快到了,鈴鐺又往後退。孩子學往上跳高時,手快碰 到了標的物,標的物又往上移了。寫字時,好不容易寫完了,卻要被擦掉,因為有些字超出格子。

正念讓挫折昇華成韌性

聽到「挫折」這兩個字嗎?你怎麼想?你認為什麼是挫折呢? 當你很挫折時,會有什麼心情呢? 會想克服它嗎? 曾經怎麼做,突破了這個挫折呢? 記得有一年的夏令營孩子,為了和別組競賽足壘,每天下午花三小時練球,終於到了比賽這一天可以好好展現努力的成果,沒想到信心滿滿的小隊被攻打的七零八落,最後以三比十收場。 回到小組,漫罵聲此起彼落:為什麼投手一直投直球讓別人踢、裁判不公平、新的球場爛、一堆女生都不會接球只靠三、四個男生守備那夠、不會踢就不要踢高球一下就被接殺、跑那麼慢、都不合作、、、。整個教室火藥味濃厚,更充斥著四分五裂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