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正念擁抱老年心生活

圖片
「走路時,我無法像以往快步,膝蓋不靈活,本來很熟悉的行走,現在每一步都不容易。我深深感覺老了,真悲傷!」                                                                                                             「羡慕老師的年輕與活力,但我也欣賞自己現在可以享受緩慢的美~慢慢走路、慢慢喝茶、慢慢看屋外隨風細細的落葉、、。」                                                                                        在短短的時間,好多朋友分享了如何與「漸漸變老」共處的故事。 我看見,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面對「老去」,而每個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故事, 都值得深深尊敬! 無論過去的故事如何?未來的故事又如何?至少現在,我們的心可以有選擇~ 選擇~慈愛地對待自己 選擇~不批判、時刻覺察自己的需要 選擇~就在當下好好呼吸,好好關照自己的心 ...

正念減壓療癒

圖片
  正念減壓療癒,是我這二年開始新的服務模式與方案。 隨著自己的學習、練習(真修實証), 與整合例年來的工作哲學與方法論, 並關注社會變遷下, 人的內在的渴望與需求~ 身、心、靈平衡與健康。 我與華人正念減壓中心的夥伴們開始投入與推廣「正念減壓」。   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是時時刻刻不帶評價的覺察,是一種好好活在當下的能力。 正念的狀態可以如此描述: 當念頭/感覺升起時,我覺察得到念頭/感覺的升起; 當念頭/感覺停留時,我覺察得到念頭/感覺的停留; 當念頭/感覺消逝時,我也覺察得到念頭/感覺的消逝。 因此學習正念可以讓我們活得了了分明、自主自在。 正念的訓練簡單來說有四個主要的方向: 1 覺察身體的各種感覺 2 覺察心裡的各種感受 3 覺察心中的各種想法 4 覺察周圍的一切現象 這些訓練在正念減壓的課程中,透過系統化的練習逐一實現。 正念和減壓有甚麼關係? 知道並不等於正念(覺察),知道是一種認知性的思維,是頭腦的。而正念(覺察)是一種全面性的關照。 知道猶如有色的眼鏡,那眼鏡的顏色會被自己的期待、恐懼、擔憂或要求等等影響。 正念(覺察)是透明的鏡片,可以清晰看到一切人、事、物的真實樣貌,不陷溺於自己心中所設想的樣子。 因此,正念(覺察)可以帶來更多的選擇,有覺察的明智選擇則可以帶來 自由與寬闊 ,自由與寬闊也就自然帶來無以倫比的減壓效果。     在正念減壓療癒的課程中,透過各種實際呼吸、專注和身體及生活的體驗練習,我們不斷地鍜練覺察的能力,不斷覺察那總是漂移的心,是跑到過去的懊惱、遺憾、悔恨、、、,或是跑到未來的憂慮、擔心與害怕、、、,這「分心」很多時候是讓我們壓力倍增的源頭。 就在練習中,我們一次一次覺察當下分心,一次一次溫柔堅定將自己的專注力帶回當下,學習專注過好眼前每個時刻,當心不再被過去的與未來的痛苦與煩惱挾持,不再無意識的「餵養」痛苦與煩惱,學習用非評價、耐心、初心、非用力追求、信任、接納、放下、慈愛與誠實的心,由衷的生活在當下,找到從內在智慧生起療癒自己的方法,面對壓力也會有更開放的看見,於是正念的副產品─減壓,便自然發生。 感謝展譽職涯管理顧問公司的邀請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

實踐的「教學實踐」

圖片
教學是傳承和啟動自發的過程~ 理論是用來解決生活的~ 而理論如何展現活跳跳的生命力,那是需要時間累積和真修實証的! 從2006開始在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教職(包括:團體工作、個案工作、遊戲治療、實習課程、社工倫理、社會工作、家庭支持與社會資源等等),最大的原因是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催化學生對臨床社會工作的熱情與創意,並把深奧的理論透過體驗、討論、自主報告,連結每個人的內在本有的智慧,並刺激學生活用理論於生活中,讓書本中的理論能展開各式各樣的生命力。 實務團體工作經驗談 Q&A 體驗教學 這個工程仍在繼續~ 而它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使命~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挑戰~《伴你成長》父母效能訓練團體

圖片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挑戰 成為父母也許對某些人而言,比當稱職父母是相對容易的。 隨著孩子落地及成長,父母是得迎接一件又一件的教養及生活挑戰的。 今年下半年從9.10.11,八週的時間我陪伴了一些媽媽們,從找到屬於自己教養的信念、思索想教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到一起從生活各項事件中實踐教養、學習如何善巧的共親職、也看看自己的成長故事如何影響自己當母職、並學習如何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安定調節自己。 過程中,我們一起哭著、笑著、好奇著、行動研究著、、,我們互相分享挫折、彼此激勵、共同在團體中分享與給與。 看著大家為著想「當好」小孩的媽媽,來來回回的與自己內在和外在行為的對照澄清,並不厭其煩的練習操作,真是感動,也為這些媽媽賀彩! 當媽媽照顧孩子、教養孩子是需要充沛的能量,學習疼愛自己,展開慈愛也是在成長團體中所關注的主題之一,透過「愛的菜」彼此交流,我們共學了許多方便又營養的煮食法,團體的美妙就是能量與資訊大量交流與創造,我們的生命經驗又多了好幾個滋味呢! 最後感謝臺北市萬華兒童服務中心的邀約,及瑋君社工員的協助~ 願大家當父母的過程都能找到補給站,在各式的挑戰下慈愛自己與孩子!

培育孩子有顆正向勇敢的心

圖片
「培育孩子有顆正向勇敢的心」是我在2014年與任林基金會和中山親子館共同合作一系列親職講座的其中一個主題 透過演說、互動、角色扮演、、、 每一場都欣見,每位參與的父母充份討論與互動,在彼此交流下,大家都更有能量當孩子的後盾 在此和大家再次分享~ 挫折與希望 ~此篇文章,願我們一起為培育孩子有顆正向勇敢的心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