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無礙



五歲的小品:「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媽媽陪我睡覺!」
「你再哭我揍你喔!」丈夫手已舉在半空中。
怡璇一邊摀著孩子嘴巴,一邊急說:「好了,媽媽陪你睡覺,不要哭!」
丈夫突然怒吼:「在搞什麼!總是順著他,以後看怎麼管他!」(碰!把門關上)
怡璇心裡頓時一陣酸。想起小時候爸媽因忙著做生意,很晚才回家。一個人面對害怕、孤單的空盪房子,常常躲在棉被中偷偷哭泣,不敢入睡。如今,看著兒子害怕,想多疼惜孩子難道錯了嗎?

這樣的故事熟悉嗎?曾有過像怡璇的困惑?還是像他的老公一樣,認為不要在乎孩子情緒,才能造就獨立和堅強?




不管是那一個,沒有整理過的念頭,很容易自動反應,而把自己小時候的願望或遺憾加諸在孩子身上。所滿足的,只是小時候的自己,孩子的教養就失焦了。生命是神奇的,更是無可取代。當然,孩子也是一個生命體,有著獨特的需要與使命,並不是我們的財產與拷貝。因為這樣,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就充滿挑戰。

我們得時時面對腦海中浮現的過往經驗,刻刻學習停下來分一分,什麼是我的遺憾和需要,而什麼才是現在孩子的心情與養育孩子的方向,才能讓我們對孩子的愛,真正無礙。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能以客觀角度去思考這些親職教育的問題,要擁有這種分類情緒的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親職」是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

如果怡璇知道─
l         五歲的孩子充滿幻想,容易因想像和心中的「故事」而害怕。
l         孩子正值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稱的戀母時期,想搶媽媽時,發現爸爸媽媽是一起合作幫忙他,而且爸爸很了解他時,就會很快樂地認同父親的角色,發展男性特質。
l         關照自己需要被愛和被體諒的心情,才會有能量扮演母親的角色。

那麼,家庭鏡頭可能就不同。怡璇會懂得先疼惜自己,與丈夫分享,看到兒子哭時,令自己想起兒時孤單心情,請先生包容、抱抱自己,再理性地和先生溝通,一起找找如何幫孩子獨立睡覺的方法。也和先生一起陪陪孩子,讓孩子了解父母是很願意陪伴和幫他渡過困難。這樣,就不會陷入孤單與兩難的困境,夫妻關係也不會因孩子而有所阻礙。

很高興這幾年於花蓮進行了「讓愛無礙~單親教養支持團體」,讓許多弱勢家庭的父母親也有機會一起成長學習。身為講師的我,也感動許多學員,在眾多經濟和家庭壓力下,仍努力參與並認真的把所學帶回家試試看。

我想,不管生活如何、家庭狀況如何,我們都有權利為自己安排一些有關父母角色的「在職訓練」,也有義務陪伴孩子發展自我的特質,讓我們在這個生命的事業(教養工作)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愛無礙,一同為自己和孩子的幸福而努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生勝利組?!

那些年我們也有的孤單

挫折與希望

擁抱黑暗的光亮

8月5日邀請您與家人一起來個~ 正念親子遊戲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