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養小狗?!

文:林麗玲

林老師:
最近小吉養了一隻狗,放學回家時,我總是經過她家摸摸那隻小狗的頭,並且抱一抱牠,牠真的好可愛喔!看到小吉養狗後,我也好想養,我回家跟爸爸說:「我要養一隻小狗。」但是爸爸說我的年紀太小,還不適合養狗,沒有答應我的要求,但是我真的好喜歡狗狗,想要養一隻狗喔!現在的我該怎麼辦呢?
好想養小狗的慈慈 



好可愛、摸起來好舒服、還可以摟在懷裡親親抱抱、感覺彼此的體溫、、、,哇鳴!如果養一隻屬於自己的小狗狗,那就可以每天滿足嘍!

如此想著要養狗狗,卻得到老爸的:「NO!」的答案,想必慈慈的心情像小狗被壓到尾巴般地~痛啊!!!心中也許嘀咕:「為什麼爸爸要禁止我,難道他不知道我多麼渴望嗎!」

正想著小狗狗的種種,然後被畫一個叉,心鐵定是不好受。
不過,來個深呼吸,讓「感性」的想要,休息一下,先召喚「理性」小子出來,看看爸爸為什麼不同意呢?

歡迎「理性」小子出場,Go!

首先,請慈慈回答以下的問題:

慈慈覺得「想要」和「需要」一不一樣?

「想要」是有了那個東西,似乎快樂、興奮等感覺會多一些,但是沒有也不會死。如:吃冰;看電視;打電動等等。

「需要」是如果沒有那個東西,會傷害自己和別人,生活會有危機。如:喝水,沒有,人會不健康,甚至渴死;洗澡,沒有,皮膚無法維持清潔,影響健康也令別人卻步;國語、數學等知識,沒學沒辦法看好看的故事書、少了和別人溝通的能力、沒辦法管理自己的錢等等。

所以,慈慈養小狗狗的想法是「想要」還是「需要」呢?

如果慈慈選「想要」─請看築夢踏實篇

如果選「需要」─請看需要大不同篇

築夢踏實篇

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開心也會有痛苦;有得到也會有失去、、、。當然,養了人見人愛的小狗狗,可以滿足想要的愉悅,但是另一面也接著有許多必要處理和負責任的問題。

比方說:
得準備時間與金錢照顧狗狗吃、喝、及必要醫護;訓練狗狗大小便、清潔大小便;幫狗狗洗澡、清潔;得規劃狗狗活動空間;要找時間每天溜狗,外加隨時清理便便;全家外出旅遊時如何安置狗狗等等各項事誼。

親愛的慈慈,哈哈!這些事情妳準備面對了嗎?並且有足夠能力了嗎?
總之,慈慈要能確信及呈現出讓爸爸、媽媽相信自己,能照顧自己的作為,也有毅力長期解決養狗狗所衍生的各式各樣的問題。才能繼續和爸爸、媽媽申請及協商養狗狗這件事喔!

另外,對於爸爸用「年紀太小」拒絕慈慈的要求這檔子事,一面是爸爸冷酷無情,另一面也許爸爸擔心,慈慈是否有能力,除了自己照顧自己、負責任完成自己的事務外,還能懂狗、照顧狗,並處理與狗狗有關的事,而不會成為爸爸、媽媽的另一個負擔。

也或者,爸爸媽媽覺得家中內外的環境不適合,有太多必須要解決和協調事,因為不知道如何拒絕、及與慈慈仔細商量,而只用「年紀」為理由。

其實,家是大家的,全家人對於養狗而增加的索事、及生活空間可能的變動、金錢的預算,大家的體質能否接受、分工都是家人得互相考量及找到共識後,才可能共同生活與面對的。慈慈,妳說對嗎?

需要大不同篇

這麼強烈的渴望,幾乎接近沒有養狗,就好像完蛋的感覺。勢必「養狗狗」此事,對慈慈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請聽聽心的聲音~「她」在說什麼呢?「她」帶來的禮物是什麼呢?

如果你的「心」在說:

常常覺得一個人好孤單。

此時「心」的禮物是:

孤單寂寞的疏離感,表示希望有人了解、有人做伴。學習勇敢表現自己,走出去找個朋友。

如果心在說:

不知道一個人單獨的時候可以做些什麼?

心的禮物就是請你:

開發各種經驗,找到無聊時,自己可以做的一件事。如:看故事書、畫畫、聽音樂等。

如果你聽到心說:

別人有,我也要有。

那心的禮物就是:

每個人的狀態不同,也不可能一模一樣。想想自己有什麼是別人沒有的呢?

假如心是說:

在照顧狗狗時,覺得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樣有能力。

那心的小禮物則是:

你最想要的是學習照顧、享受付出的成就感。所以,除了養狗狗以外,目前生活中,對朋友、對家人那些事情自己可以多承擔一些或貢獻什麼呢?

或者心在說:

當撫觸狗狗時,看著牠舒服模樣,就覺得好像自己也被滿滿的疼愛。

那麼心給慈的禮物就是:

希望被疼愛、被了解、被體會的感覺,爸爸、媽媽知道嗎?明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爸爸、媽媽會更懂得如何愛慈慈喔!

還有一種可能心在說:

好想要全部被接受的感覺。

這時禮物是:

雖然有些事情不如人願,但是做什麼會感受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愛,而且包容接納自己感情,是要努力揣擵的。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當慈的爸媽,把想到的告訴大人,慈就可以「教導」出可以和慈有麻吉關係的爸媽嘍!

請動動腦筋,想想其它可能、、、。

而且要注意聽心的提示!

林老師相信,每一個想法,都有一個「心」的禮物。就看慈慈能不能真正去傾聽「心」,處理「心」。想要有親密的關係,不一定是要養小狗狗才可以,就從已經存在身旁的事務開始吧!


包括:
1、 與自己親密:如學習處理無聊的時間、發展自己多元興趣、關照自己的感覺、學習明朗說出讓別人了解自己。

2、 與家人親密:主動向家人表達自我、表達感謝、表達關心,也開放耳朵聽聽家人的煩惱。

3、 與朋友親密:與朋友分享自己很羨慕的心情、聽聽朋友養狗經及煩惱。

最後提醒慈慈,如果,再次和家人仔細討論後,仍然沒辦法如願養小狗狗,但是,慈慈又很想做點什麼事。從照顧植物學習起,也不失為另一個有趣的替代方案。從觀照如何給植物水、放在那裡光不會太強、怎麼施肥、、、,練習起,有一天當自己可以有機會時,才有能力照顧複雜度更高的「狗狗」生命體。

給家長的話


不管一個人生長在多麼幸福的環境中,都曾無可避免地體會到疏離和孤獨感。
特別是,當孩子比以往更加意識到自己存在,及想邁向自我獨立的時候,就更焦慮與人疏離,更渴求親密。


因此,不管爸爸、媽媽有多好,還是會被「想獨立」和「擔心沒親密」的交戰下,無法訴諸語言的疏離和孤獨感侵襲。喜歡和狗狗或動物之間,有肌膚相親的交流。在照顧狗時,如同照顧自己的關係中,孩子給自己心靈帶來自我治療的慰藉。


建議家長,仔仔細細與孩子聊聊養狗狗的「想要」或「需要」,重點不再是「可以」、「不可以」養狗的現實決定案,而是透過「養狗」這件事,親子間的「心」,是否真真實實零距離的相會了。

本文概念曾刊登於大嘴鳥雜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生勝利組?!

那些年我們也有的孤單

挫折與希望

擁抱黑暗的光亮

8月5日邀請您與家人一起來個~ 正念親子遊戲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