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要相愛不相爭 爸媽請把握5原則
資料來源:林麗玲老師/正念家庭與教養專家 2017年01月04日 文:林麗玲老師/正念家庭與教養專家 前陣子高中哥哥殺了國中妹妹的新聞震驚各界,哥哥的臉書透露了爸媽經常偏袒妹妹,只要吵架就要求他禮讓妹妹,心理很不平衡,甚至早就萌生殺死妹妹的念頭。 手足相爭並非新鮮事,兄弟姐妹之間,難免會有大大小小不和睦現象,比如: 只要吃飯時間一到,開始搶位置,一人離座另一人又來搶。 全家出去看電影,看那一部總擺不平,誰坐誰旁也爭吵不休。假日在家時間多,這時電視、玩具、電腦、浴室、廁所等等都成為衝突的事件。 有些更激烈,每天像敵人一樣除了鬥嘴、譏諷,還打、踢、捏及惡意破壞對方等傷害性的動作出現……。 但是,如同聖經中兄弟該隱殺亞伯,和中國歷代王朝。手足為爭王位而相殘的結局,對古今中外當事者家中的每一個人,相信都是多麼傷痛的事啊! 然而手足之爭,到底在爭什麼呢? 對於孩子,父母是天是地,是資源的提供者,無論有形的食物、衣服、玩具、空間……,無形的時間、注意力、認可與在乎,都是孩子心中會盤點的。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被喜歡、最被看見與認可,很怕被忽視、被遺忘。 曾看過一個媽媽在幫初生妹妹換尿片時,三歲左右的哥哥就把腳放在媽媽的手上,只是一個小動作即可看出哥哥用他的方式在要同時被關注。可是,很多時候,若沒有看見或看懂這行為背後的心思,也許就揮手撥開哥哥的腳,並隨口:你煩不煩,沒看到我在幫妹妹換尿布嗎?等一下踢到妹妹怎麼辦?腳走開!!! 試問,如果你是這位哥哥,假若因為妹妹一直被父母打槍,久了會如何呢?心中對妹妹升起的是愛惜或是吃醋? 當然,身為多手足的父母也挺不容易的~ 「同時照顧二個小小孩,維護好吃喝拉撒,不要受傷,就已經精疲力竭,那管得了那麼多了。」 「我快忙死了,一到孩子放假,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還得無時無刻「加班」解決各式各樣的戰火,連喝個水也要搶,真是煩死了!」 「常擔心著為什麼孩子不能相親相愛,出去和朋友也這樣怎麼辦?」 ……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在面對大大小小的手足衝突,也沒想那麼多,只是直覺馬上反應與裁決,希望不要再吵就好。殊不知大人有些不經意反應或粗魯地處理,如:大讓小或用比較求進步,更讓孩子各自用各種方式訴求權利,因為他們擔心我不爭,沒人會為我想,沒人會看見我,進而加碼孩子的嫉妒及競爭。兄弟姐妹間的積怨,甚至可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