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讓愛無礙

五歲的小品:「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媽媽陪我睡覺!」 「你再哭我揍你喔!」丈夫手已舉在半空中。 怡璇一邊摀著孩子嘴巴,一邊急說:「好了,媽媽陪你睡覺,不要哭!」 丈夫突然怒吼:「在搞什麼!總是順著他,以後看怎麼管他!」(碰!把門關上) 怡璇心裡頓時一陣酸。想起小時候爸媽因忙著做生意,很晚才回家。一個人面對害怕、孤單的空盪房子,常常躲在棉被中偷偷哭泣,不敢入睡。如今,看著兒子害怕,想多疼惜孩子難道錯了嗎? 這樣的故事熟悉嗎?曾有過像怡璇的困惑?還是像他的老公一樣,認為不要在乎孩子情緒,才能造就獨立和堅強?

愛的水龍頭

想到阿公、阿嬤,大家會有著什麼記憶呢? 「只要想到阿嬤為我煮的蛋包湯,我就心暖暖。」 「兒時記憶是貼在外婆彎彎的背,在稻香包巾的環圍下、感受著規率的呼與吸、在溫暖體溫的撫觸下,透過阿婆的一步一行,我的世界變大了。」 「小時候被爸爸、媽媽處罰,彷彿全世界都離我而去時,阿公那粗粗的手總是即時出現:『不要緊,阿公買紅豆包給你吃。』現在,紅豆包子是我 ~ 愛的水龍頭,只要心情不好、能量低潮,吃了它就擁有滿滿的療愈。」 、、、 這些是曾在隔代教養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對阿嬤、阿公的詮釋。 對你來說,在兒時生命流中,祖父母們注入了些什麼?曾想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