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0的文章

爸爸加油!

文:林麗玲 如果有空走一趟婦產科,會發現與上一代相當不一樣的情景─有許多先生陪著老婆一起產檢,一起學拉培茲呼吸法。當代的男人似乎當太太懷孕時,就想參與親職,想與另一半一起分享、分擔這個親職角色─「爸爸」大大增多哩! 但是,令我納悶的是在推廣「自律在我家」社區工作、和親職臨床工作中,發現隨著孩子呱呱落地,從嬰兒期到幼兒期,父親的參與,卻有隨之遞減的現象。 這意味著什麼? 初當「爸爸」的熱情與投入,隨著孩子長大,卻感受「爸爸們」散發出一股漸漸撤離的氛圍。 到底這群漸漸出走的爸爸,在當「父親」中發生了什麼? 「老婆就是不放心,怕我弄不來。那就算了。」 「沒辦法啊!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動不動就被老婆批評粗魯,指責不小心,何必找碴呢!」 「反正和孩子比起來就什麼也不是!」 「這麼小的孩子要和他們做什麼呢?」 「孩子一直哭,哄了半天,還是沒用。好挫折!」 「我好像是第三者,所以不要自討沒趣,閃人,事情就簡單了。」 以上是許多「爸爸」的心聲。 沒錯!挫折、沒方法,再加上媽媽「守門員」守得好。爸爸在這場共同親職的親子球賽中,好像很難進球得分。 好死不死,如果這時再加上「經濟」黃牌一張、「工作壓力」黃牌再一張,甚至拿到「你是大人,為什麼愛和孩子吃醋呢!」大紅牌一張,「離場」那就是多數爸爸理所當然的理由了。 但是,親愛的爸爸們,「離場」真的會讓自己快樂嗎? 我相信,以人的角度,這種「離場」的感受並不好過,因為撤離代表在「為父」的過程中,深深的失落與挫敗。 在父親節的前夕,我也想為許多的爸爸發聲: 面對孩子的媽(或其它共同照顧者),太強的守門能力,一直沒能進球得分,享受與孩子、太太在一起快樂、有成就親子時間,會讓「爸爸能量」降低的。 更想提醒爸爸們: 以孩子發展的角度,假若爸爸就這麼「離場」,無法成為孩子與母親間的緩衝者,提供另一個安全與穩定,孩子的幸福也會因此產生潛在的危機。 爸爸角色撤離危機: 一、母親照顧在嬰兒初期佔了大部分,可是沒有任何替手,母親無法抽身休息下,可能造成養育品質下降。 二.父親是孩子依附情感中的另一重要安全對象,當孩子對母親生氣或失望時,是需要尋求爸爸的幫助及撫慰。等到孩子情緒消化完,孩子又可以面對媽媽,不會因為只有母親一位依附對象,造成孩...